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陕西省首届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

信息时间:2015-11-18 信息来源:

    关于陕西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若干问题的建议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世界各国为解决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以及能源和环境问题而研究、开发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其实质是运用当代高新技术改善道路、车辆基本设施以及交通与运输管理,使之更为高效、安全。为解决我省交通运输问题,发展ITS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由主要依赖基础设施的粗放型交通向依赖科技进步、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交通发展转变的重要举措。为此,省科协、省交通厅联合主办,省公路学会、省自动化学会联合承办了陕西省首届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现将与会专家的建议反映如下。  

    1.陕西省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1)陕西省交通运输面临的挑战  

    1)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先是城市道路及公路网密度与人均道路面积不足;其次是某些城市路网结构存在着瓶颈或断头路之类的缺陷,停车场的缺口也很大。结果造成城市道路交叉口及路段普遍存在着高峰时段交通负荷率偏高甚至超饱和的情况。随着私家车迅速增多,这种状况有继续加剧的势态。这说明我省必须发展ITS以提高现有路网的通行能力,同时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  

    2)交通管理不够适应  

    目前城市交通的无序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降低路网通行能力,造成车速低、延误大、阻塞多以及污染和交通事故都比较严重的后果。原因之一是停车场不足以及某些公交站点设置不当(位置不当以及缺少港湾),引起路旁停车过多;二是过街行人、自行车的无序;三是交通管控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说明我们对城市混合交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3)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实不够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战略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把更多的人口出行吸引到公交运输方式上来,减少在市中心区内行驶的低乘载率车辆。目前,西安市民出行只有23%使用公交方式。国外大城市,这一比例多在50%以上。问题是公交车辆速度慢,不准时,服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  

    原因首先是公交车辆数量不足和线网密度低;其次,运营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缺少对车辆的动态监控、调度以及线路、站点、车次的优化,也缺少电子站牌等信息服务设施;第三,缺少公交专用车道和交叉口信号专用相位。  

    4)物流运输效率偏低  

    目前国内交通运输效率综合评价值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原因主要在管理方面。我省也存在着客、货运输车辆实载率偏低的问题。扭转这一局面的措施是建设大型物流中心、拓展站场功能、发展仓储业和多式联运等,其中物流信息技术(旨在优化配载、调度,实现车辆与货物跟踪,网上交易等)是不可缺少的。  

    (2)陕西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上述严峻的挑战,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我省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强智能交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逐步建成我省的智能交通系统。同时,发挥我省在交通、电子信息以及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优势,培育我省的智能交通产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具有较好的基础。高速公路普遍建设了比较先进的通信、收费和交通监控系统,特别是联网收费系统。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也比较快。城市交通建设了主干道绿波带信号控制系统,部分路口设置了图像监控和“电子警察”系统,设立了交通信息广播电台。在省和各级政府领导下,立项开展了多项课题的研究,一些院所、公司研制出GPS/GIS车辆监控系统、电子站牌等实用产品,开始试验推广。高校在ITS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当前需要统一规划,推动基层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整合,建立平台,加快发展进程。  

    2.陕西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路及重点领域  

    陕西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针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等迫切问题,制定发展规划,选准突破口,确定发展项目,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分步推进实施。  

    (1)首先建设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1)改善公交基础设施  

    增加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路,改善站点布置及设施;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快速公交线路;争取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把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整合建设与运营。  

    2)加快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化进程  

    首先建设车辆监控与通信系统,在监控中心能实时接收并显示每辆车的行驶位置、速度、方向,接收运行情况(包括报警)及乘客情况的信息,能对车辆发布调度及其他各种信息,并为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实施的关键是:安装车载卫星定位及通信装置,并符合统一的软、硬件接口协议;选择和建立适宜的无线通信系统;开发监控中心硬件和软件系统;筹资及确定运营组织方式。此系统的应用可以拓展到客、货运及其他各种车辆。  

    推广应用公交IC卡车票系统,并将其使用范围拓展到其他交通方式。  

    在采集车辆、乘客以及道路交通信息的基础上,建设公共交通规划与调度的优化平台。  

    在若干重要公交线路首先设置电子站牌,向候车乘客告示临近车辆到达信息。  

    还应建立公交信息查询系统,以便于人们在家里或公众场所使用个人或公用的终端设备从网上获得公交线路等信息,指导其出行与换乘。  

    3)建设先进的公交换乘体系  

    加强城市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建设若干个大型的供停车换乘的设施,形成进入城区后以公交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格局。其中,综合信息引导及停车场信息化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2)建设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尤为迫切  

    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现有路网的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在拓宽交叉口、改进渠化与标志、优化交通组织、疏通瓶颈路段、打通断头路的同时,改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要针对混合交通流开发有效的交叉口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系统,提高对实时交通需求的适应能力,建立城市交通控制指挥中心。  

    要配合公交专用车道、快速公交的建设,在相应交叉口配置公交车辆优先的信号机、公交车辆检测器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  

    另一方面,需建立城市交通信息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发布实时交通信息,实现交通诱导,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交通需求加以调节。  

    (3)建设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十分重要  

    物流信息系统的任务是满足现代物流业对信息的综合需求,支撑物流业的发展。  

    首先加强该系统的基础建设:一是货运企业要按照统一标准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实现对车辆和货物的信息化管理、跟踪、调度、配载,实现仓储管理、网上交易以及客户信息的管理;二是构建通信系统和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在此基础上建设物流信息中心平台及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为物流企业和客户提供综合服务,亦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与管理支持。  

    (4)继续建设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及隧道要建设先进的交通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通信系统,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保持交通畅通安全。近期着重交通数据采集的基础建设以及异常事件自动检测和紧急救援系统,加强对超载、超速车辆的自动检测与管理。  

    再则,要采用信息化手段(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改善公路建设、养护及基础设施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  

    (5)发展先进的车辆控制技术  

    一方面要支持汽车制造行业的产业调整,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对现有车辆配置需要的信息设备,如追尾预警与防撞系统、车辆行驶状态记录仪(黑匣子)、卫星定位与通信设备、电子地图导航系统、乘客计数装置、电子检票设备等。此外,还需要对相关技术如车型识别、车辆识别、牌照识别、动态称重、电动汽车等进行研究开发。  

    3.陕西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一个由省政府领导牵头、有相关厅局负责人参加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交通、公安、城建、科技、教育等多个行业以及规划、设计、工程、科研、教育、产业等各个领域,制定我省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确定建设项目和研发计划,组织协调重大项目的实施,并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  

    要重视管理创新,建立与智能交通系统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2)政策保障  

    遵照国家“十五”发展纲要中关于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交通发展的精神,我省应采取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并重的政策,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纳入交通基本建设计划中。建议按照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购置的一定比例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基金,加快发展进程。  

    我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实行“突出重点,攻克关键,支持产业,培育市场”的政策。建议从关中地区抓起,支撑一线两带,围绕公交优先、消除拥堵、提高运效、保证安全来部署建设项目,选择示范城市、示范工程。运用市场机制,并积极扶持我省的智能交通产业,推出拳头产品,占领省内外庞大的市场。支持汽车产业调整,研制智能、安全、节能的新型车辆,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3)技术保障  

    建议成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智能交通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政府立项资助智能交通领域的基础与应用课题,解决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育我省高水平的研发基地和队伍。  

    (4)人才保障  

    建议有关高校加强智能交通相关学科的建设,省政府予以相应的支持。建立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培养高质量的智能交通建设人才。交通运输行业应当重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形成与智能交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队伍结构。  

    (5)资金保障  

    建议省及各级地方政府在计划中增加智能交通建设专项基金;同时,通过交通、计划、科技、教育等多种渠道积极申请国家智能交通项目和争取国际合作或贷款;应当重视企业对投资、建设和营运某些公用性智能交通系统的积极性。  

    陕西省首届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全体代表  2003年12月2日